近日,一则清华大学要求2025级新生游泳达到一定标准才能毕业的消息在体育界和教育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很多人都以清华大学特有的体育传统,来解读这一要求学生掌握游泳技能的强硬措施,但业内学者更多地是从国内学校体育长期不受重视的角度,来审视这一引起轰动的新闻――国内高校通常都具备开展游泳教学的条件,哪怕没有游泳馆,也应该有游泳池,然而,国内2800多所高校,对学生的游泳技能提出要求的,目前大约只有20所,这其中还有不少学校是因为相关专业与航海、水运有关。但回到上世纪90年代之前,国内大学曾普遍要求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会游泳,游泳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更是一项求生技能。那么,20多年后,当清华大学再对大学生提出游泳要求时,又会有多少高校敢于效仿和跟进令人关注。
清华大学是一所具有体育传统的高校,“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无体育,不清华”、“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此类与体育相关的口号对于清华人来说再熟悉不过。近年来,清华大学因体育引发社会关注的新闻不在少数,如培养出“眼镜侠”胡凯、恢复大学新生的第一堂体育课、坚持男生3000米女生1500米长跑等。
此次对2025级新生作出游泳要求,在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刘波看来,不过是清华大学对学校体育工作高度重视的一个延续。
在清华大学近日正式提出2025级新生的游泳必须达到一定标准才能毕业的消息公布之后,在社会上引起的争议同样不少,有人质疑,如果学生一直学不会游泳,真就不让毕业吗?也有人质疑,游泳是一项高危体育运动,安全危险是现在悬在所有学校头上的一把利剑,清华大学如何规避安全风险?
清华大学
想给孩子一个光明的前途?可联系网站客服获取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助你成功率提升90%!
学员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