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专门写给给优等生的高考数学备考建议

那么对于优秀的考生来讲,数学学科基础很好,只是有很多时候考不出自己真正的水平,在现实中,阻止能力发挥的原因有:
1.粗心,有时候审题不细,常常遇到学生在考试中,并且是大考,数学选择题第一道就错误,有的考生填涂答题卡也粗心,此外简单的计算错误等。这样会儿不对的情况时有发生,主要还是粗心造成的。
2.在某道题上花费的时间太长,导致整个考试时间被迫调整,特别是某些计算量稍微大的题目,例如说函数与导数、解析几何最后一问等。
3.对第20道题(最后一道)感觉不顺手,北京卷最后一道压轴题对很多学生来讲,是难题,在平时考试中,绝大多数学生拿不到全分,但是想在数学上突破140分,甚至拿到更高的分数,最后一道题要是放弃肯定不行,毕竟是一道14分的题目,对于多数学生来讲,拿不到这题的全分,主要还是因为难度大。
4.答题不严密造成的失分。每年高考之后,很多人觉得数学不难,可是结果分数不高,在选填都对的情况下,综合题最后答案也似乎对,分数就是上不来,主要原因还是答题步骤存在不足造成的。
那么针对以上的情况,对于平时成绩在130分以上的考生来说,在接下来的时间内怎么复习才有效?这里给大家一些建议,因为我在讲课的时候,给班上的同学也常给以下建议:
1.对数学学科的认识上要全面、细致、严谨。
现实数学成绩很好的学生很多,竞争本来就强,要想得到相对满意的分数,必须要有一种更好的态度对待它,因为平时时常有考生,自己觉得数学应该是强项,在考试中没有问题,结果是强项没有发挥出来,不是自己的强项的科目也没有发挥好,导致整体上竞争优势减弱。当然数学成绩不错的学生,需要一种自信,但是在自信之外,更需要是“万无一失”的信念,同时在复习中也应该有“保证万无一失”的态度和做法。
2.时间分配问题。
对于优秀的考生来说,在短时间内快速准确的答题,是一种基本的素养,特别是数学学科,思路变得很重要,特别在短时间内构建的解题思路是根本。因此说,在平时训练中,对时间分配进行专项训练是必须的。例如考生在平时的训练中,把选择题、填空题单独拿过来,给自己一定的时间,检验一下看看准确率怎样,在训练中完善,比如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完善:什么样的题目消耗你的时间最多?你对什么样的题目把握不大?是否还有更加快速、准确的解题技巧?等等,这些都是在训练中不断完善的。
想给孩子一个光明的前途?可联系网站客服获取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助你成功率提升90%!
学员评价








推荐阅读:
- 上一篇:2025年专升本2025年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