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高考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
当前位置:王柯高考志愿 > 2025年高考 >

2025年法官揭秘高考四种骗局

2024-12-29 王柯高考志愿

 随着各地高考分数陆续公布,考生及家长进入令人焦虑的报考志愿期,而此时也是涉高考招生类诈骗的高发期。    据了解,2013年至2025年,北京市共审结涉高招诈骗案件34起,审理被告人63名,涉及97起犯罪事实(97人被骗),总案值共计4224.5万元,其中最高案值约1000万元,平均案值33.58万元(1000万元未纳入统计数),远超同类诈骗案件。    “高招诈骗的核心是虚构自己有替他人办理入学的能力。同时,虚构身份、虚假姓名、以辅导学校名义、通过中间人请托等具体诈骗手法往往交叉出现。”6月27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法官姜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姜楠介绍,在6成高招诈骗案件中,被害人系通过多个中间人和被告人取得联系,请托费用亦层层分配。针对典型高招骗局,姜楠进行了揭秘。    骗局一: 书面做承诺,退款却没门儿    葛某假称自己是军分区后勤部部长、大校军衔,张某外甥高考成绩不理想,葛某承诺以42万元价格帮其入读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并收受20万元定金,约定余款拿到通知书后交纳,办理不成退款。    9月入学时事情没有办妥,张某要求退款;葛某遂称快要办妥,安排考生到医院体检、参观军事基地,并拿出去年的招生通知书。张某再次要求退款,葛某又称无法办理军校入学,但补22万元可以入读北京大学。葛某收到钱后出具收条写明“办不妥10月10号以前退清全款”,后事情未办成,钱款未退赔。葛某以同种手段诈骗他人20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法官提示:几乎所有案件中犯罪分子均书面承诺办不成退款,但在被害人要求退款时会以风声紧、已办成入学手续等方式拖延、不接电话甚至二次行骗。因此,不能因承诺退款、事成交尾款而上当受骗。    骗局二: 声称“有关系”,考试没名次    因儿子是美术特长生,张某想托人在校考中找找关系,遂联系到在北京办培训班的杨某。杨某称自己有关系,可以保证考生在中国传媒大学比赛中获得前三名,以此收取15万元定金并签订培训费协议。    此后考生没有通过初赛,杨某解释风声紧,可以继续运作北京工业大学。失败后,杨某称可以继续操作中央民族大学,保证在校考中取得前50名,但要继续交15万元。张某交钱后其子在考试中未取得名次,杨某拒绝退款,后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    法官提示:部分辅导学校收取高额辅导费,并明示或暗示家长该费用用来跑关系。用领导掌握有录取名额等名目收受钱款,其实这是辅导学校虚构名目来赌运气,或根本就是骗局。    骗局三: “北大统招生”沦为

想给孩子一个光明的前途?可联系网站客服获取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助你成功率提升90%!

学员评价

精品文章
随机文章
最新文章
长按复制 notezhan 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