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王新凤:高考综合改革的政策评估框架及其应用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战略部署,《国务院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下文简称《实施意见》)于2014年9月颁布实施,浙江和上海先行试点,自此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又称“新高考”)。截至目前,全国29个省市分5批先后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已有14个省份完成了高考改革后首批生源的招生录取。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效果如何,关系到后续省份改革方案的路径选择和优化,也关系到全国考生的切身利益,甚至关系到是否能够选拔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因此,构建高考改革政策评估框架,对高考综合改革政策评估实践进行系统梳理、经验总结和理性反思,是客观、科学、有效评价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效果的关键,也是总结中国特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经验、丰富教育评价与考试招生理论、完善新时代教育评价制度的重要尝试与探索。
1、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有关高校招生考试政策的评估研究,涵盖了政策评估的理论、标准、内容以及改进策略等诸多方面。这些研究为建立适切的高考综合改革政策评估框架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探索的路径与思路。
1.1关于评估理论的研究
政策评估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政策执行后的效益、效率及价值进行判断,获得相关结论并作为改进政策的依据与参考。近年来,随着政策科学的发展,高考政策评估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流派与研究范式,为研究高考改革政策提供了借鉴。研究者从政策制定、执行、落实、监控、反馈、终结等方面构建多维度的高考试点方案评估方法体系。第四代评估理论在对以往评估范式进行批判的基础上,聚焦利益相关者的主张、焦虑与争议,以问题解决为导向,强调持续改进并最终达到问题的解决,为本研究构建利益相关者视角的评估框架提供了理论基础。
1.2关于评估标准的研究
国内外研究者从科学性、效率、效益等维度对高校考试招生政策进行评估。在科学性方面,研究者关注高考考试形式与考试命题的科学性,对高考综合科目考试的科学性进行实证研究,关注高考分类考试的科学性与公平性。在效率方面,基于
想给孩子一个光明的前途?可联系网站客服获取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助你成功率提升90%!
学员评价








推荐阅读:
- 上一篇:2025年天津大学“四个聚焦”扎实推进一流本科教育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