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高考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
当前位置:王柯高考志愿 > 志愿填报指南 >

2025年美国高校也在分数膨胀

2025-01-24 王柯高考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模拟系统,是专为高考学生解决“高考成绩分析、大学专业代码查询、模拟志愿填报、大学排名等”问题的优秀分析系统,同时可以为高考提供专业参考。

最近,一篇名为《大学教学之两难:把关还是放水!》的博文再次把中国高校的教育质量问题拉进公众视野,坚持“不给成绩放水”的教师纷纷表示压力颇大,更是对中国高校的整体学风非常担忧。

对于“放水”,高等教育研究者有着更为客观的说法:分数膨胀。

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李奇说,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情况。从世界范围来看,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渐发展为大众教育,随着受教育人数的增加和就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分数膨胀成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2002年的一份报告将分数膨胀定义为“在一个较长时期,学生的学业成就未提高,但其平均分却明显上升的现象”。李奇教授表示,这个现象在早就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达国家出现得更早。

数据显示,1966年哈佛大学只有27%的学生获得A,到1996年,这个数字增至46%,同年,哈佛82%的毕业生成绩为荣誉毕业生。李奇教授也称,与他相熟的哈佛几位教授表示,现在给的最多的成绩就是A。

浙江大学的李丽丽、李江霞在《美国高校分数膨胀现象述析》的学术报告中分析认为,引起分数通胀的最直接原因包括学生参与教师评估和教师降低课程难度的投机行为等因素。而更深次的原因则是市场化的高校主动降格招收学业准备度不达标的学生,同时又为了提高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牺牲了对学生的严格把关的态度。

总体来说,分数膨胀是高校应对市场化的消极方式。

对于同样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中国高校而言,自由选课和学生评教等机制确实给高校教师造成不小的压力。同时,面对就业市场的压力,李奇教授坦言,老师们不得不给学生一个“有竞争力”的分数。

在这种大环境下,严格把持学术标准的老师反而成为众矢之的,即使“受尊重”,也未必“受欢迎”。

想给孩子一个光明的前途?可联系网站客服获取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助你成功率提升90%!

学员评价

精品文章
随机文章
最新文章
长按复制 notezhan 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