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高考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
当前位置:王柯高考志愿 > 志愿填报指南 >

2025年考前学习疲劳,应该如何调节?

2025-01-24 王柯高考志愿

500647435.jpg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很多同学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一种现象:身心疲累。表现为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脑袋里一团浆糊、学习效果不好,影响到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这是因为进入高三阶段,重复性的学习和过量的练习造成了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再加上缺少有效的学习方法与策略指导或者复习没有计划,于是就出现了这种现象。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学习疲劳。

  【原因分析】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第一,长期超负荷用脑。高三学习的难度大,强度高,时间紧,加上连续作战,缺乏休息,势必引起用脑过度。人脑是世界上结构最精密功能最完善的组织,的也是最易疲劳的组织。用脑不科学最容易导致大脑疲劳。

  第二,学习安排不科学。用脑时间不科学,缺少适当的休息:学习材料安排不合理,长时间用一种方式学习一科知识,长时间做同一类试题等。

  第三,缺乏学习兴趣。由于偏科或者长期成绩不理想,对某些学科或者某些老师或者某种教学方式不感兴趣,没有钻进去,但为高三形势所迫,又不得不学,所以就强迫自己学,时间一长就产生厌倦疲惫,出现头昏脑胀,注意力涣散,严重影响学习效率。

  第四,不良情绪的影响。譬如多次考试失败导致失落感,盲目攀比导致自卑感,以己之短比人之长造成沮丧失望感,不善处人际关系造成孤独感,由于知识掌握不牢固对未来的高考产生恐慌感畏惧感等等,都可以引发学习疲劳。

  第五,长期营养不良。脑力劳动耗费能量,能量补充靠营养物质。但是有不少同学不懂这个道理,常常晚上加夜班,早上起得迟,一看时间不够就不吃早餐。时间长了,就会影响身体健康,造成功能水平下降,引发疲劳。

  第六,作息无规律。如白天睡大觉,晚上加夜班,不考试时头脑处于兴奋活跃状态,该用脑时却迷迷糊糊。又如该晨练时睡懒觉,该体锻时又躲到教室里,身体素质下降,成了该学习时提不起精神,该睡觉时又睡不着。凡此种种,都是产生学习疲劳的原因。

  【有效措施】关键是科学用脑。

  (1)掌握科学的用脑时间。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脑每天有四个活动高潮期:①早晨起床后的两个小时,②上午9?11点,③下午3?5点,④晚上19?21点。这几个时间段里,人精力集中,注意力强,记忆效果好,思维敏捷,不易疲劳,应是学习的高效时段。因此同学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几个时间段,把重要的学习内容和难度较大的学习材料放在这个时间来完成。那种晚上加班加点,白天迷迷糊糊的做法是得不偿失的,必须调整过来。所以借此寄语高三同学,用1?2个月时间,把你的生物钟调整过来,让你的最佳用脑时间与高考时间同步。

想给孩子一个光明的前途?可联系网站客服获取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助你成功率提升90%!

学员评价

精品文章
随机文章
最新文章
长按复制 notezhan 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