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高考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
当前位置:王柯高考志愿 > 高考志愿指导 >

[新高考改革]选科面临困难,赋分遭遇质疑:新高考改革在争议中前行

2024-10-07 王柯高考志愿

新高考改革自2014年在浙江、上海启动首轮以来,全国各地分阶段分地域稳步推进中。2017年,京津鲁琼作为第二批试点省市开始高考综合改革,并在2020年迎来了首批“3+3”新高考考生。2019年,广东、江苏、河北、重庆、辽宁、福建、湖南、湖北8省份作为第三批新高考改革试点省市,采用了“3+1+2”方案,在2021年也将迎来新高考“首秀”。

此轮高考改革以生为本,从尊重学生兴趣、特长角度出发,赋予学生更多选择权。然而,在今年第二批试点省市的高考中,赋分选科引起一些争议和困惑。第三批8省份高考方案增加的“1”(物理或历史为必选科目),又产生重回文理分科老路、限制考生选择权的质疑。新一轮高考改革伴随着争议持续推进,应该如何坚守改革初衷,保证公平兼顾科学?

1、分省分阶段试点,给予学生更多选择权

在此轮高考改革方案中,考试科目与内容的改革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语数外3科是必考科目,而另外3科选考科目由学生自己选择。在首批改革试点地区,上海是6个科目中任选3科,浙江则是7选3,这就分别给了学生20种和35种选择组合,体现了尊重学生选择性,尊重学生兴趣、特长发展的改革取向。

第二批改革试点省市沿用了上海6选3的选科方案,即“3+3”模式,第一个“3”是语数外3科作为高考统考科目,第二个“3”是从物化生史地政6科中任选3科作为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中的高考选考科目,以等级赋分的方式计入总分。

以北京为例,“3+3”模式分为统一高考与等级性考试两类科目。2020年高考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每科满分150分;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考试科目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考生自主选择3门。根据“折算赋分方案”,等级性考试成绩由高到低分为A、B、C、D、E共5等,其中A等占考生比例的15%,B等占40%,C等占30%,D等占14%,E等不超过1%。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学生、北京2020年应届高考生小詹表示,新高考模式丰富了学科选择,一定意义上能够减轻应考压力,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传统文科或传统理科的学科组合,自主选择等级性考试科目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兴趣,对学生个人的长远发展更有益处。

第三批改革试点8省市在第二批“3+3”的基础上做了调整,采用了“3+1+2”的模式,规定了选考科目中必须有物理或历史当中的一科,另外两科在余下的科目中任选,这个模式给考生提供了12种选择。

作为第三批改革试点区,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高三年级主任李金秀说,“3+3”模式下很多人不选物理,“3+1+2”规避了这一点,更为科学。从目前来看,新高考改革还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些选择权。“以我校为例,以前分文理,学校1000人中选文科的300人左右,而现在选择学地理科目的有400多人,选学政治的有400多人。”

想给孩子一个光明的前途?可联系网站客服获取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助你成功率提升90%!

学员评价

精品文章
随机文章
最新文章
长按复制 notezhan 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