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高考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
当前位置:王柯高考志愿 > 2025年高考 >

2025年大学转专业,真的好么?

2024-12-29 王柯高考志愿


在教育部修订出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之前,复旦大学244名学生重新选择专业,首开中国高校转专业之先河。该《规定》为全国高校修订本校的转专业的方略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和政策上的引导,十余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打开了转专业的大门,而且近年转专业门槛不断降低,满足了更多学生的需求。

然而对于学生来说,伴随着转专业而来的则是转班级、转宿舍、转同学、转学风、转兴趣……诸多变化背后,一些不适应的“症状”也开始显现。如何看待并尽力消除这些“后遗症”?大学管理应该如何着力?学生又如何适应?这些都是校方和师生无法回避的现实。

专业不是你想转就转的!选择之前,你有必要知道这些――

学业困惑

1、从“尖子生”到“差生”的心理落差

这些天,就读江苏某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大三学生侯伟(化名)茶饭不思,因为他收到了辅导员转来的学业警告通知书后,实在不知道如何向父母交待。

一年前,侯伟申请从商务英语专业转到电气专业,当他拿到书本时就傻眼了,复杂的电路图表击碎了他的工程师梦。他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每天硬着头皮走进课堂,迟到、旷课、打游戏渐渐成为家常便饭,一学年累计五门课程不及格。“当时头脑发热将专业转过来,没有做一丁点评估。”他很后悔当初的决定。

主要症状:转专业前学习成绩优秀,甚至是班级“尖子生”,转专业之后,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对学业产生厌恶,出现不及格现象。

解惑之道:专业选择不但要重视个人兴趣取向,还要与个人特长、特点相匹配。尤其在面临专业性质跨度非常大的转专业选择时,一定要冷静思考,慎重选择。

对学生来说,转专业意味着面临各种改变,比如专业课程的重新适应,教学规律的改变,甚至是教师授课风格的不同。这都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耐挫性,要付出比其他同学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想给孩子一个光明的前途?可联系网站客服获取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助你成功率提升90%!

学员评价

精品文章
随机文章
最新文章
长按复制 notezhan 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