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高考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
当前位置:王柯高考志愿 > 高考志愿指导 >

2025年我亲历的综合评价面试③:无可奈何“拼学校”

2024-10-07 王柯高考志愿

前两篇文章对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的一些观感和体验,也先后跟一些同事、学生和朋友沟通过。他们在大多表示同意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值得讨论的地方。

有学生提出,高中生乱看书并不是一件好事,如果没有合适的指引的话,高中时的心理状态很容易让学生们去看那种自带炫技感和作为谈资的作品。但问题是,高中生是否足以跨越这种阅读的基本门槛?

我的解释是,我列举的只是我在面试中遇到的实例,有些书我也并不推荐,但是否能够驾驭得了,还是因人而异的。比如面试中我遇到两个谈到尼采的,那个女生就明显讲得清晰一些,而另一个学生的表现就非常阴郁了。我只能如实记录下来。我也很盼着听到一些社科类的阅读经历,但基本没有。

当然,平心而论,一个高中生特别是高三的学生,还能学有余力,因兴趣而读书,这对于某些省份的考生来说,可能是难以想象的奢侈。读书虽好,“却不能贪杯”。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每天刷完各地模拟题后,还有精力读上一会书的人,恐怕已经去了清北。所以那个说出高中没有时间读课外书的同学,也许承受着所有人中最大的压力,是每天起最早、睡最晚、最努力的一个。但是我们也应该正视的是,对于大部分考生而言,综合评价招生也好、自主招生也好,都并不是对高考这条轨道的颠覆和取代,而是试图在另一条轨道上有所发现、有所补益。

只不过,这个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城乡之间在公共教育资源配置上的失衡、以及优秀高中与普通高中之间的巨大差异,着实让人震惊。

我经常举自己的一个例子,我1998年中考的时候,语文作文的主题是“畅想未来的机器人时代”。中考是省域范围内统一命题的,这个题目,沈阳、大连这样的大城市的孩子们,写得最好。我这种县城的孩子,幸赖平时爱看书,也忽悠得过去。但那一年农村的孩子,就丢分很多。

那是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没有搜索引擎,一个键盘敲下去,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所以农村的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机器人为何物。

在这个意义上说,综合评价招生限于省域范围内是有多方面考虑的,否则很难跨区域比较。毕竟教育基础设施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程度相差太大。对于同一座城市、同一年龄段的孩子,孩子的可塑性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学校资源堆叠积累起来的。如果说他们存在巨大的素养差异,那只能归结于“拼学校”的结果。克服这种起点的不平等,需要持续探索考核内容的改革,更加侧重在较短的面试时间内考察出考生的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从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实践阅历中寻找其独特的闪光点。

想给孩子一个光明的前途?可联系网站客服获取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助你成功率提升90%!

学员评价

精品文章
随机文章
最新文章
长按复制 notezhan 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