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三大特殊类型招生:详解自主招生、综合评价、高校专项,总有一款适合你!

导读
特殊招生并没有严格的定义,一般是指普通高校招生中的一些特殊类型或特殊政策。大多数特殊类型招生仍要求考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并按规定程序录取;个别特殊类型招生(如保送生、体育单招等)不需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采取单独的选拔录取方式。入学后,特殊类型招收的考生待遇一般与普通类考生相同。其中自主招生、综合评价、高校专项3大特殊类型招生较为广大考生及家长知悉。今天我们细聊一下这3大特殊类型招生的区别。
一、3大特殊类型招生概况
● 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又称自主选拔,是高校选拔录取工作改革的重要环节。即指高校不再单一参考高考成绩,而是通过自主测试(采用笔试、面试等方式),并结合考生高考成绩和平时表现,最终录取考生的一种招生方式,是对现行统一高考招生按分数录取的一种补充。
自招试点高校(2019年全国共有90所),在高考后独立组织考试,给与在考试中表现优秀的学生降分录取等优惠。最多能降至一本线录取(即分数达到当地高考一本线即可进入该大学)。
● 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录取是对“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考试招生模式的积极探索。综合考量考生高考成绩、高校考核结果、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以及高校自身培养的特色要求等五个维度的内容,对高考成绩达到规定要求的入选考生,综合评价,择优录取。高校可以自主确定综合素质测试内容和实施办法,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学科性向、专业潜质等,并且自主确定招生规模,体现了高校的招生自主权。
综合评价试点高校(分为全国招生和针对个别省份招生),在高考后独立组织考试,给与在考试中表现优秀的学生降分录取等优惠。按照一定比例折算成综合分,最后按照综合分择优录取。
● 高校专项
高校专项计划:又称“农村学生单独招生”,旨在帮助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更畅通地考上“好大学”。高校专项计划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
实行高校专项计划的高校(2019年全国共有95所),在高考后独立组织考试,给与在考试中表现确认入选资格,结合高考成绩确定录取名单。
二、招生对象
● 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侧重选拔学科特长突出、具备创新潜质的优秀人才。
想给孩子一个光明的前途?可联系网站客服获取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助你成功率提升90%!
学员评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