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高一如何选科?选科资讯全攻略!

随着各省市高考改革进程的推进,2019年将有十几个省份实施新高考。这将意味着今年入学的一大批高一新生需要面临高考选科的问题。到底如何选科,将会成为步入理想高校的第一步。
一、基本情况
就目前情况来看,除了“3+3”模式(7选3/6选3)外,使用最多的选科方案为“3+1(物理/历史)+2”。
“3+3”模式,即考生总成绩由统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6选3,个别省份是7选3)成绩组成,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这种模式,是首批和第二批进行改革试点省市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6个省市的实施方案。在这种模式下,考生将会有多种选科组合,3+7选3会有35种,3+6选3会有20种。
在新一轮高考改革中,“3+1+2”模式多次提及。所谓“3+1+2”模式,“3”是指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1”是指考生在物理、历史两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1个科目;“2”是指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2个科目。这种模式将是第三批进行新高考改革省市福建、河北、湖北、辽宁、广东、重庆、江苏、湖南实施的计划。
2021年起,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采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根据教育部规定,选择性考试科目由各省自行组织命题。新的高考模式中,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每门150分;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100分。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物理、历史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4门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以等级分计入总分,高考总分为750分。
考生们拥有了选科的自由,可以选择自己最擅长的科目的考试成绩作为高考成绩。但由于不同科目单纯考试原始分叠加不具可比性,因此新高考改革后采用赋分制,即获得该考生在此次考试中的排名,然后根据排名赋予该考生的转换分(即“赋分”)。因为现阶段“赋分”是基于考生在每次参加考试的所有考生中的排名决定,所以每次参加考试的考生群体的人数、学业水平将对考生的排名和赋分产生很大的影响。
具体赋分方法以各省招办公布方案为准。
二、“3+3”模式
“3+「6/7选3」”的模式,也就是除了语数外三科,学生们还要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等分别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个别省份有技术)6门(或7门)科目中选出3门作为选考科目,于是产生了20种组合选考方式。
2017年第一批新高考试点地区浙江、上海来看,物理因为难度高,被很多学生打进“冷宫”,结果去年高考更容易被重点大学好专业录取的恰巧是那些选了物理并发挥不错的考生。
而在很多省份的改革方案中很大一部分专业明确要求必考物理,例如,广东省就共有19个专业必考物理(占总专业数的20.4%)。可见,选科与高考填报大学、专业有紧密的联系。
想给孩子一个光明的前途?可联系网站客服获取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助你成功率提升90%!
学员评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