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高考赋分制有“玄机”,若选科前搞懂,成绩不拔尖也可考上名校

尽管有些省市已经率先采用了新高考模式“3+1+2”,不少同学稀里糊涂的压根没有明白高考总分是怎么来的,以为是每科考分的原始分总和,如果参加了第一次八省联考模拟考试的你还这么认为的话,很可能与重点大学擦肩而过。
也许有人会说,这话未免说得太绝了!
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这里的“己”当然指的是自己,也就是说要能自己有全面了解,对于高考生,更要做到自己的优势、弱势,哪些地方还不懂得学以致用,哪些地方还存在缺漏,哪些题型稳能拿下,哪些题型还要靠撞大运,等等诸如此类的,自己的心里一定要清清楚楚。
“彼”当然是指同届高考生,他们将是自己的竞争对手。高校录取标准不只看高考分数,更主要的是高考名次,比如某高校在某省市要录取100名高考生,大体上就是从投档中按高考分数排名依次录取。
如果以上涉及的高考分数都是原始分的总和,倒也是简单直接,可新高考模式下,有些科目累计原始分,有些科目却要按等级赋分。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八省联考中具体科目的计分方式。
1.统考科目
统考科目就是“3+1+2”中的第一个“3”,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外语)三门学科,高考试题由教育部统一命题,每科满分150分,考生的原始成绩全都计入高考总成绩。
2.首选科目
所谓的首选科目就是“3+1+2”中的“1”,在物理和历史两门学科中任选一门,满分为100分,同样按考生的原始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
3.再选科目
即“3+1+2”中的“2”,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任选2门,成绩按等级赋分后计入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等级赋分就是将原始成绩进行等级划定后,再由等级转换而来的分数。公布的高考成绩,即考生查询到的再选科目成绩,等级赋分后的成绩。
也许有人不理解为什么在选科要实行赋分制,其实这很容易理解,由于首选科按物理和历史划分后,2门再选科就能将考生划分为6类,也就是说报考同一高校同一专业的考生,所选的再选科有6种组合的可能性,如果直接将原始分计入高考总成绩的话,失去了高考的科学和公平性。因为有些科目的试题偏难,有些科目的试题稍微容易一些,只有采用等级赋分制,优胜劣汰的选拔制才能公平公正地体现出来。
打个比方来说,A考生选生物,B考生选地理,两个人的原始分都是85分,但A考生的生物成绩在全省考生中能排2500分,B考生的地理成绩在全省考生中排1200。如果按原始分计入高考总成绩,那么选生物的考生明显优于地理。只有按等级赋分去转换分数,才能保证高考公平公正。
想给孩子一个光明的前途?可联系网站客服获取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助你成功率提升90%!
学员评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