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双一流”高校新生疯狂内卷,学生苦家长慌!

据统计,截至去年我国大类招生与培养高校已有114所且都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大类招生本是高校、学生双赢之选,为何带来的却是新生严重“内卷”,直言后悔?大类招生究竟是“捡漏”还是“踩坑”? 今日话题 #你支持大类招生吗?#
王柯,
前途问鹿会员:生涯规划全程解决方案。 更多会员特权,请下载王柯了解。 生涯全程规划,成就人生赢家~
视频号
一、高校“内卷”严重,新生面临专业分流
在985高校读书本应该是家里面的骄傲,大家都会觉得学生的前途无量。但是现在实行大类招生,将来又要面临专业分流的局面,这无疑会让很多的学生以及家长感到焦虑。毕竟谁都不希望被分流到冷门专业,影响到将来的就业。
实行大类招生,是高校招生的一种基本策略,原本是高校希望能够给学生更多时间了解大学专业,让学生根据自身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但是这种手段现在已经被滥用,许多高校实行大类专业招生,都是把冷门和热门专业混搭在一起,以提高学校的录取分数线。
此外,以如此方式招生的高校并不在少数。2001年北京大学启动“元培计划”,被认为是“大类招生”本土化探索的开端。在接下来的十余年里,名校纷纷跟进。截至2020年,除国防科技大学以外的41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全都进行了大类招生改革,占比超过80%。今年亦有不少高校加入大类招生大军。重庆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大、北交、北航等。
二、踩坑?远离大类招生,会变得不幸
高校“打包录取”简单,学生们却苦不堪言。
1、大一便开始了漫长的“卷王”之路。为了能够争取到自己喜欢的专业那几十个名额,一百多名高考时水平相差无几的学生从大一便开始了“卷王”之路,因此也引发了网友们的吐槽。对大类招生“年年期末胜高考”“看到大类赶紧跑”的吐槽。
想给孩子一个光明的前途?可联系网站客服获取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助你成功率提升90%!
学员评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