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高考改革:物理科目为什么会遭受冷落?

今年高考中,新高考改革改革试点地区浙江、上海出现选考物理考生人数锐减的问题引起媒体广泛关注。2014年9月新高考改革方案正式出台,浙江、上海成为首批试点。与历史上的主要修改考试科目不同,此次高考改革是一次全方位的系统改革,涉及从考试到录取的全过程,也必然遇到更多更艰巨的挑战。物理科目遇冷,就是此次改革遇到的一个问题。目前社会担忧很多,有必要理清。一是找出问题,提供更好的解决办法,二是可以消除不必要的担忧。
浙江高考考试科目设计:3+3是怎么实施的?
在考试的改革上,此次方案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对高考科目进行了大幅度修正。考试科目修改为3+3,从形式上看,与过去的3+1(综合)变化不大,但实际上,已经完全不同。以往的高考科目实际上仅剩下语数外三门,不分文理科,后面的三门虽然也是高考录取的分数依据,考虑到对中小学教学的引导,考试性质已经从选拔性考试,转向学业水平测试为主。
同时,增加考生的选择权,后三门由考生自选。这个思路与美国SAT考试颇为相似。其积极意义就在于给了考生更大的自主权,可以选择自己喜欢或擅长的科目,以体现个性,而不是必须考什么。
这自选的三门考试虽然定位是学业水平测试,但同时混合了两种性质的考试。即学业水平测试与一小部分选拔性考试。作为一个高中毕业生,理论上是应该完成高中的所有科目的学习,也就需要参加所有科目考试,只是这部分分值只有70分。但参加选考的考生,增加30分,这是一个增加区分度的部分,满分为70+30=100分。
这样,浙江高考科目就变成这样的:语150+数150+外150+自选三门100+100+100,总分仍为750分。浙江和全国不同的是,全国其他地方是6选3,浙江是7选3,即在生物、化学、物理、政治,地理,历史之外,有一门地方特色科目:技术。
但学生的选择权不是绝对的。在这个制度设计下,高校也必须要有自己的选择权,你不能选考史地政,而报考计算机专业。因此,高校会根据专业不同,对后三门选考科目提出自己的要求。比如报考数学专业,在选考的三门中,往往要求考生选考物理。
从第一选择变倒数第二,物理遭遇尴尬
在浙江招生的1400余所高校,在高考改革启动之初,就针对总共2.3万多专业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一般强势的学校与专业,会提出苛刻的要求,比如必考科目中必须有某一科。非强势的学校与专业,则往往要求宽泛,让考生二选一,或者三选一,以保障有足够的考生报考,录取。比如北大数学大类要求必考物理,但某师范大学数学系,则是物理、化学、历史三选一。什么意思?即想上数学系,你选考史地政也可以。原因也极其简单,学校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只能委屈一下了。
想给孩子一个光明的前途?可联系网站客服获取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助你成功率提升90%!
学员评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