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一选科指导:选科的三大依据+四大步骤

导读
目前新高考改革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3+3”模式,实行的地区为浙江、上海、山东、天津、北京、海南等省市;还有一种为“3+1+2”模式,2018年9月广东、湖南、湖北、河北、江苏、辽宁、福建、重庆8省市作为第三批高考改革的省份,确定从当年新高一开始启动新高考改革。“3+1+2”模式把物理和历史列为必选,二选一,以原始分计入总分,这种模式可以有效防止因为等级赋分导致的学生“弃物理”和“弃历史”现象。
面对新高考,同学们首先担心的就是如何决定“3+3”或“3+1+2”的选科问题,毕竟这是一项不容更改的决定,对后续两年的努力和最重的高考成绩直接相关。
为此,选科高报君为同学们整理了新高考选科攻略必知的三大依据与四大步骤,帮助同学们认清新高考选科,减少不必要的担忧,并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抉择。
三大依据
选择科目组合的时候,既要考虑自己的个人兴趣和专业发展方向,还要考虑自己的成绩情况。那么,如何才能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优的科目组合?选科高报君为大家提供几点小妙招:
1. 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生的兴趣爱好几乎定型了,兴趣不会骗人,遵从本心,跟着感觉走往往比理性更加准确。所以,选科时对自己喜欢的科目,是要首先考虑的。
2. 结合自己的学科成绩
学科成绩是核心参数。学科成绩既要看分数,也要看在全年级(或更大范围内)的排名。如果近一年内始终排名靠前,那么选择这个学科,在高考时会有较强的竞争力。
3. 从职业和专业角度逆向选择学科
社会上很多职业有较强的专业性,要求大学时必须学习相关的专业。比如从事医生这个职业,就得学习医学相关的专业,而医学相关的专业大部分都要求必须学习物理和化学。比如,北京大学医学部,除少部分专业外,都是要求必须学习物理和化学的。
四大步骤
步骤一:了解自身的学科能力
了解自身的实际情况是选科的首要步骤。因此同学们在高一时,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一门学科,了解自己适合哪些学科,对哪些学科感兴趣,在哪些学科上具备优势,在哪些学科上有较大的提升可能性等。这些因素要通过高一的学习过程和各科成绩,在选科前有明确结果,并以此拟定可供选择的选科组合。
拟定选科组合时,还需考虑各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不分学科之间关联性小,思维跳跃性较大,如果同时选择,学习难度会提高,对考生学习能力的要求较大。
步骤二:了解专业与大学
随着教育改革发展,对专业的重视程度已逐渐超过对学校的重视程度,因此,学科首先要学会选专业。选择专业主要依据以下四点:
想给孩子一个光明的前途?可联系网站客服获取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助你成功率提升90%!
学员评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