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强基计划,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2020年1月14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推出“强基计划”,拉开2020年高校招生的大幕。这半年来,许多高校、高中、家长和学生都在等待政策落地,各种“风声”四起。如今《意见》一出,一锤定音。先说结论:“强基计划”既给综合学生设计了选拔机制,也给极少数的竞赛尖子留出了通道。“强基计划”的许多制度设计,在此前上海、浙江等改革先行省份不难看到相似的安排。“强基计划”既吸收了此前改革的宝贵经验,也提出了诸多合理的创新。以下是正文,请反复阅读。◆ ◆ ◆“强基计划”到底是什么?《意见》第二条“试点定位”,字字珠玑,句句有深意:(1)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2)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3)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4)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与之前的招生政策相比,“强基计划”更加强调了设立目的“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关于选拔要求:要么综合素质优秀,要么基础学科拔尖。从自主招生联盟、到综合评价与自主招生并立,再到如今的“强基计划”,政策调整的背后,选拔的标准实质并未改变,竞赛、综合两条路仍然明确。盲目鼓吹“不搞竞赛没出路”或者“全部回归裸分”,都是有失偏颇的。《意见》规定“强基计划”的招生专业,授权由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但这种授权有一定限制,即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因此招生的专业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语言学等相关专业。基础学科的发展也将进一步促进电子、信息、材料、机械、能源、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发展,进而服务于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因此,“
想给孩子一个光明的前途?可联系网站客服获取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助你成功率提升90%!
学员评价








推荐阅读:
- 上一篇:2025年考生不停打嗝获单独考试
- 下一篇:2025年民办高校振兴需推进教育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