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021高考志愿填报难度解析:三大因素催生史上最难报考季

各省市一模成绩陆续发布之后,时间已经来到了3月底,距离2021年高考只剩不到80天的时间了。
2021年在高校招生的历史上,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是实行平行志愿以来甚至恢复高考以来,报考形势最为复杂、志愿填报难度最大的一年。
前两批新高考改革的省份,虽然受到的关注较多,但实际影响的地区及考生人数并不是很多,仅占全国高考报名总人数的10%左右。而2021年将有8个高考大省参与到新高考志愿填报的行列中,影响的考生人数达350万人左右,占高考报名人数的1/3。
从另一个角度讲,今年参加新高考志愿填报考生的报考结果,将影响我国新高考改革的后续进程。
这个对于全国考生来说史上最难的报考季,是由三个因素共同作用决定的,下面掌上高考就为大家逐一分析:
一、第三批新高考改革8个省份的首年志愿填报
2018年,广东、重庆、湖北、湖南、江苏、河北、辽宁、福建八个省份的新高一学生,首次试行“3+1+2”的选科模式,即除了语数外三门主科之外,物理和历史两门科目中选择一门,此外化学、生物、地理、政治四门科目中选择两门。
2021年,这些学生将迎来高考及随后的志愿填报,作为首批“3+1+2”地区的首届高考生,他们不但没有历年的录取数据作为参考,也没有其他省份的经验可以借鉴,考生和家长需要在10天左右的时间内,完成96-270个专业/学校的志愿方案,填报难度可想而知。
与“旧高考”相比,“院校专业组”或“专业+院校”的模式,打破了原先以学校作为最小填报单位的报考格局,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调剂风险,但并未消除平行志愿的掉档和退档风险,因此考生在填报众多的专业组或专业时,要清晰了解报考的每个专业的要求,这也加重了新高考地区出分后的“报考强度”。
新高考省份的家长及考生,应该格外关注本次各省考试院统一组织的适应性考试模拟填报,此次模拟填报的结果反馈,将是新高考改革省份家长及考生报考的重要依据。
同时,对于填报系统、填报流程以及所拟报考院校及专业的熟悉与了解,也对出分后的正式报考,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二、第二批新高考地区的次年新高考志愿填报
对于北京、上海、山东、海南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的四个地区而言,今年虽然是第二年采用新模式进行志愿填报,但填报的难度却并未降低。
首先,这部分地区的考生,只有一年的数据作为填报参考。同时,新政策填报首年的录取数据其实并不完全可靠,在第二、第三年会出现较大的波动性,然后才会慢慢趋于稳定,所以,仅参照2020年一年的录取数据(如学校和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各分数段考生(尤其是本科线边缘考生)在填报时有可能出现浪费分数甚至滑档的后果。
想给孩子一个光明的前途?可联系网站客服获取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助你成功率提升90%!
学员评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