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翡翠

翡翠知识资料
当前位置:王柯翡翠 > 翡翠知识 >

2024年正在长沙展出!清代中华缠枝纹薄胎玉瓶,比大英博物馆藏小玉壶更珍贵

2024-02-20 王柯翡翠

“玉呈大器 盛世华章”中国玉器文化艺术展上展出的清代翡翠菊瓣纹盖钮盖碗。

红网时刻新闻 记者 李璐 长沙报道

近期,自媒体博主拍摄的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的火爆全网,“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成为网络“热词”。

当前在长沙向日葵美术馆展出的“玉呈大器 盛世华章”中国玉器文化艺术展,也有两件精美的中国薄胎玉器在国内首次展出。长沙市民们无须去英国,便可领略中华玉器文化的惊艳绝伦。

image

《逃出大英博物馆》短剧截图。图源自网络

image

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现藏于大英博物馆。图源自网络

小短剧带火“小玉壶”

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讲述的是化为人形的小玉壶,遇到了记者张玉安,带着流失海外文物们的思乡之情,二人跨越艰难险阻回到中国传递家书的故事。

短剧中的玉壶并非古文物,它是由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玉雕)代表性传承人俞挺于2011年创作,2017年被大英博物馆收藏至今。

9月5日,这个短剧迎来大结局。有网友看后动情地写下:“瑰葭路=归家路,总有一天,流落在外的中国文物,会风风光光,堂堂正正地回家!”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赵勇刚介绍,“薄胎玉器本身制作成功率不高,且胎体薄,保存不当的话很容易损坏,现留存于世的古代艺术珍品中较为少见。而且我们也在努力的将关于海外文物从新带回祖国的工作,这次展出的《中华缠枝纹薄胎玉瓶》以及《五子闹钟馗》等都是近年来从海外收回来的艺术精品,也是国内首次展出。”

image

认真观展的孩子们。

image

策展人正在给孩子们讲解《松石五子闹钟馗》玉雕作品。

薄胎玉器 玉雕之明珠

“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从小就学过‘玉不琢不成器’,璞玉都要经过悉心雕琢,才会成为美玉。”小小讲解员熊语桐的解说,引起在场观众阵阵掌声。

精品翡翠手镯
最新文章
长按复制 takepay 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