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翡翠

翡翠知识资料
当前位置:王柯翡翠 > 翡翠知识 >

2024年疫情之下的玉石收藏业思考:过去几十年,哪些教训应该被关注?

2024-02-20 王柯翡翠

今年1/3的时间已经悄然流逝,人们仍然觉得心有余悸,疫情虽然在国内基本控制住了,可惜又在国外变本加厉的蔓延开来,从一开始对身体健康的疑虑,到如今对生活饭碗的担忧,种种困难同样都很要命。

万事皆有两面,其实世界上成功的人们都总是在找方法,方法也许不对,不过寻找的过程会刺激人们快速革新,自我拯救,就像新冠肺炎现在各方投入了这么多的资源,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仍然是依靠身体所产生的免疫力来自然抵抗,人也许没有传染,社会却“病”了,毕竟疫情中绝大部分人的生活和工作都受到了影响,唯有那些不断革新的人寻找到新的机会,甚至发现了新的创富手段,身处和田玉收藏品领域,和玉大叔也在不断的自省曾经和田玉发展过程中的革新,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时代进步对玉石行业带来过哪些变革。

image

一、市场需求改变,致使扬州工的不断消亡

在古代,苏、扬两地的工艺曾经被誉为“手工业的明珠”,其中苏州工专精线条,主打细腻流畅的小件微雕;而扬州工讲究大气布局,更注重“山子雕”这项古老技艺的传承,对大型摆件深有研究,根据古籍的记载,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朝,扬州地区就已经有了琢玉的工艺,甚至还详细描述了一种叫“勾撤”的技艺专门用于玉礼器制作,故宫博物院的乐寿堂陈列五件大型玉雕,皆是扬州工匠的杰作。

image

眼见短短几年工夫,扬州工衰落的十分厉害,究其原因就是大件工费甚巨售价高昂,而且原料籽料成本太高,根本就是“无米之炊”,除了大师们还在组团参加各种评比外,市场上已经越来越难见扬州工踪迹,工艺是为了市场而服务的,千年之前的皇家御用到如今的百姓观赏,市场的认可程度决定了技术存活方向。

二、线下玉店的畸形变化

image

说起和田玉的线下门店,改变是潜移默化的,记得十几年前,那时线下的玉石店陈设还是琳琅满目,各色玉种齐备,现如今勉强存活下来的线下玉店,柜台往往都是“放眼一片白”,已经不再为懂玉的客群服务,互联网迈进千家万户之后,玉店也终于承受不了高昂的房租和人力成本,转型为主要以俄料和青海料的素活为主,白就行了,能机雕就机雕,面向群体都是“消费升级”后的二、三线城乡居民“萌新”消费者,实体店陈列的玉石不再是收藏品,多是作为首饰出售,传统渠道的“脱实入虚”降低了从业门槛,也确实让行业的水分更少了。

精品翡翠手镯
最新文章
长按复制 takepay 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