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翡翠

翡翠知识资料
当前位置:王柯翡翠 > 翡翠知识 >

2024年千年独山 独玉千年

2024-02-20 王柯翡翠

独山玉产于河南南阳的独山,也称“南阳玉”或“河南玉”,还有简称为“独玉”的。独山玉质地坚韧致密、细腻柔润,色彩斑驳陆离,常常是由两种以上颜色组成的多彩玉,具有特别的收藏价值。古人将其和新疆的和田玉、陕西的蓝田玉和湖北的绿松石一起称为“中国四大名玉”。


image

▲位于南阳北郊、盛产独山玉的独山远景

四、五十万年前的更新世中期,距离独山仅60公里的“南召猿人”就破洪荒立足中原,繁衍生息在南阳这块富饶的土地上。宋朝罗泌《路史·名纪·已》就有“三皇之世,宛,即郁郁华国”的记载。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今南阳境内就有一“宛”部落。居住在独山周围的原始先民在漫长的上山狩猎、采食果实、采集石料、打制劳动工具的过程中,逐步对独山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开始了自然采集和自觉采集的原始小规模开采。随着原始手工业的发展,磨制工艺的发明,造就了一批兼职的专业性琢玉工匠,极大地推动了玉雕业的发展。到了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早期,独山周围的先民已经掌握了磨制和钻孔工艺,能够把玉石从一般石料中分离出来,选择出美丽温润的独山玉,进行分类设计、加工,磨制成玉斧、玉铲、玉凿等生产工具及玉镯、玉璜等装饰品和礼仪器,较早地步入了中国玉文化的殿堂。

image

▲黄山遗址发掘现场

1959年1月,原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对位于独山以南约5公里的黄山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琢玉工具石砣、完整的独玉铲、独玉凿、独玉璜、独玉簮、未加工的玉料及未成形的玉镯、玉璧、玉环等半成品,均为仰韶文化遗存。独玉铲为绿白独山玉,一面沁色较深为黄色,上部有一穿孔,孔洞极圆。另外,还在南阳市的南召、淅川、镇平、新野等县及周边地区发掘和发现了该时期的独玉璜、独玉环、独玉坠等多种器物。

image

▲出土于南阳黄山遗址的独山玉铲距今约5000年,被称为“中华第一铲”。

根据出土独山玉的位置及状况证明:新石器时代中早期,已对独山玉就地取材,就近加工,被普遍打制或磨制成玉器,独山周围玉器作坊已初具规模。黄山遗址很可能是一处较大的独玉加工基地,已形成以独山为基础,辐射中原地区的玉文化中心。不仅玉器种类丰富,而且工艺先进,处于中国玉文化发展的领先地位,为玉文化的传播、发展注入无穷的活力。更为重要的是,独山玉器在中华文明初露曙光时大量出现,为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史前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打开了这一研究领域的新天地。

精品翡翠手镯
最新文章
长按复制 takepay 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