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翡翠

翡翠知识资料
当前位置:王柯翡翠 > 翡翠知识 >

2024年回忆激情的岁月:归去来兮独山玉

2024-02-20 王柯翡翠

摘自2012年02月09日《大河报》,原文题目《归去来兮独山玉》

image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镇平人无论构建起多么大的“玉石帝国”,都不该忘记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仵永甲,是一位农民。

没有仵永甲,也许就不会有镇平人驰骋中国玉石界的今天与未来。

仵永甲(1878年~1952年),镇平县石佛寺镇人,著名琢玉工艺家、雕刻家,中国四大制玉名人(烈裔、邱处机、陆子冈、仵永甲)之一,代表作品有《滚龙玉鼎》、《济公》等。

“四大制玉名人”只是一说,他是镇平玉雕的奠基人,却毋庸置疑。

仵永甲出身贫寒,14岁拜师琢玉,悟性超然。

image

仵永甲作品《济公》

天纵英才,势必与天地相往来,师法自然——他以现实生活中实物为样本,雕琢的青蛙、螳螂、蝈蝈,栩栩如生。

清末民初,镇平玉雕主要生产帽花、手镯之类的装饰小品。仵永甲不但雕琢昆虫、动物,而且雕起了关公、济公、岳飞;观音、如来、真人。

是仵永甲把镇平玉雕引向雕琢人物、花鸟、瓶炉等陈设性摆件的轨道,让镇平玉雕整体水平跨上了新的台阶。

《镇平县志》记载:1914年秋,南阳镇守使吴庆桐看到他的作品后,请他到南阳琢玉,做了两尺多高的《滚龙玉鼎》;1915年,袁世凯称帝,吴庆桐请仵永甲为袁世凯雕琢了一套酒器,深受袁世凯喜爱;1915年,袁世凯病重,吴庆桐再请仵永甲为袁世凯雕琢香炉、龙钱、凤钱等,其后,香炉等随袁世凯葬在安阳袁林。

不说吴庆桐,不道袁世凯。

无论如何,一个农民“通了天”,镇平玉雕“通了天”。

image

如果没有仵永甲“通天事件”深远回响,试想:1949年后,在南阳玉器厂已经兴办的情况下,国家是否会在不产片玉的镇平布局镇平县玉器厂,特别是石佛寺玉器厂。而且石佛寺玉器厂布局乡野,艺人亦工亦农,还是“全国11大外贸口岸公司重点货源单位”。

抗日战争,镇平玉雕几乎艺绝人亡。

如果不是1949年后兴建了石佛寺玉器厂,等到1978年,镇平玉雕真的会是艺绝人亡。

因为国家在镇平布局玉雕企业,镇平玉雕在那个特殊时期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倒因为国家急需赚取外汇,而获得大的发展:1971年,全县玉器生产厂家发展到139个,从业人员5418人;1974年,全县外贸收购玉器949.6万元,占全县外贸收购总额1490万元的64.6%,镇平由此成为河南省外贸系统第一个勇超1000万元大关的县。

长按复制 takepay 加微信!